非本村人購買的宅基地,遇拆遷有沒有補償?宅基地是農村集體土地之一,如果對宅基地征收的,要給予相應經濟補償。而有些宅基地是由非本村的村民購買的,而征收土地時,怎樣補償就非常關鍵了,非本村人購買的宅基地,遇拆遷有沒有補償?下面就由北京京云律師事務所的小編來帶您了解一下吧。
趙先生是城市居民,馬上就要面臨結婚了,但是由于城市內的房價太貴,他買不起房子,這時,有人告訴趙先生農村里的房子便宜,只要在農村買一塊地,在上面蓋房子比在城市里面便宜不少。趙先生覺得有道理,于是就在農村買了一處房產,過了幾年,這處房產面臨拆遷,但是村政府認為趙先生不是本村村集體成員,房屋拆遷當然也與他無關。趙先生感覺很郁悶,他想知道不是本村村民購買了宅基地建房不能得到補償嗎?
一、非本村村民購買農村宅基地房能否得到補償?
宅基地使用權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的權利,與享有者特定的身份相聯系,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無權取得或變相取得。
依據《土地管理法》中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的強制性規定,農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給本村村民,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租用、占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搞房地產開發。凡是本經濟組織以外的人與農民所簽宅基地房買賣合同應屬無效合同。
由于雙方簽訂的買賣合同無效,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買方可以循著“出售房產后,出賣方反悔造成買受方的信賴利益損失,根據過錯程度要求出賣方承擔”的思路,要求出賣方給予買受人一定比例的經濟補償而非原價退還買受人,可以通過鑒定等方式確認房屋價值并由出售房屋的農民按照比例承擔過錯責任。同樣的,該處房屋拆遷賠償的份額買房是無法得到了。
二、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法律效力:
1、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有下列轉讓情況,應認定無效:
(1)城鎮居民購買;
(2)法人或其他組織購買;
(3)轉讓人未經集體組織批準;
(4)向集體組織成員以外的人轉讓;
(5)受讓人已有住房,不符合宅基地分配條件。
2、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轉讓人擁有二處以上的農村住房(含宅基地);
(2)同一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轉讓;
(3)受讓人沒有住房和宅基地,符合宅基地使用權分配條件;
(4)轉讓行為征得集體組織同意;
(5)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地隨房一并轉讓。
三、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愿的基礎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戶有所居。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并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編制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應當統籌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農村村民居住環境和條件。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批準;其中,涉及占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贈與住宅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
國家允許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償退出宅基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
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關工作。”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有關非本村人購買的宅基地,遇拆遷有沒有補償的相關資料,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想了解更多有關房屋拆遷、土地征收等方面的問題,歡迎您咨詢北京京云律師事務所。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下一篇:關于農村房屋拆遷的相關規定